第一讲 张宇初为什么要写《道门十规》?
今天开始向大家讲解张宇初天师的《道门十规》。因为《道门十规》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这个讲座要连续讲几次。今天,算是第一次。
一,《道门十规》是谁写的道书?
《道门十规》是张宇初天师写作的。张宇初天师是龙虎山的第四十三代天师,生于1359年,殁于1410年。张宇初是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儿子,从小就读孔子的《四书五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聪明,有思想。因此有人称它将来是“列仙之儒,异日丕张”。意思是将来会成为有神仙思想的儒生,而且还会光宗耀祖。
张正常在明太祖朱元璋还没有登基时,就同朱元璋有了联系。在朱元璋登基以后,就获得了很高的礼遇,并且获得了管理天下道教的领导权。张正常天师在洪武十年(1377年)羽化以后,张宇初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继承天师之位。当时,张宇初只有21岁。不过,张宇初很早就得到明太祖的赏识。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也就是19岁的时候,张宇初就奉召进京见了明太祖,得到了明太祖的赏赐。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派使者到龙虎山赐给张宇初二道诰敕,授予他“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的称号。后来又召见张宇初,赐给张宇初法衣、金币,还有手书,勉励张宇初“勉加修节,以格神明”。张宇初继承天师之位以后,又多次得到明太祖和明成祖永乐皇帝的接见,为朝廷举行祷雨和玉箓等斋醮活动,一直受到明朝朝廷的重视和支持。
张宇初继承天师之位后,研究道教的教义思想,领导天下的道教事务,对于明代道教的发展作了许多贡献。
张宇初有许多著作,例如:《岘(音现)泉集》十二卷,《道门十规》一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辑录《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等等。张宇初的主要诗歌、文章等都收在《岘泉集》中间。
二,张宇初为什么要写《道门十规》?
《道门十规》是张宇初关于道教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特别是道风建设方面的重要著作。《道门十规》,收在《道藏》第32册第146页。
1995年正一派恢复授箓制度时,中国道教协会编的《道教正一授箓传度经教集》中,就收有张宇初的《道门十规》。据该《经教集》的《后记》中称,选入这部经典主要是为了使正一道士“从中增进对道教教义规范的觉悟,提高自己的素养”。因此,这是道教徒提高自己教义规范的觉悟的重要著作。上海城隍庙,从今年开始的讲座首先也从《道门十规》讲起,目的也就是为了增进大家对道教教义规范的觉悟,提高自己的道学素养。
现在我们已经把《道门十规》复印给了大家。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张宇初的《道门十规》。请大家翻看一下《道门十规》,《道门十规》主要是十条:
第一条“道教源派”讲的是关于道教的宗派源流,道教宗派很多,但是他的根源是一个。因此,学道的人要学习根本,不能忘记根本;
第二条“道门经箓”讲的是关于道门经箓,道门的经典很多,各种经典的内容各有侧重。道门中人应该如何读经、念经;
第三条“坐圜守静”。“圜”有两读,音:圆、环。意思是封闭的环绕起来的地方。这一条讲的是关于内炼修持;
第四条“斋法行持”讲的是关于科仪斋醮;
第五条“道法传绪”讲的是关于道法传承以及道门应该如何传承道法;
第六条“住持领袖”讲的是关于住持领袖的条件以及如何坐一个领袖;
第七条“云水参访”讲的是出家道士为什么要云游,以及如何云水参访;
第八条“立观度人”讲的是立观的目的为了度人,以及如何度人;
第九条“金谷田粮”讲的是庙观置产业的目的,以及如何管理道观的产业;
第十条“宫观修葺”讲的是名山福地的宫观要经常修茸,不使其倾废。
这十条,大致包含了当时道教徒信仰生活的各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认为张宇初的《道门十规》,是根据道士信仰生活的基本内容,针对明代道教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新的规戒。这十条,也大致涵盖了今天我们道门中人的信仰生活的内容,所以,今天我们来读《道门十规》仍然感到它具有实际意义。
三,《道门十规》原文讲读:
大家从《道门十规》的文章的开头以及张宇初的名字落款,就可以知道张宇初写这部书是进呈给皇帝看的。张宇初的落款作“正一嗣教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撰进”,“进”就是进贡给皇帝。
《道门十规》的第一句,就是:“伏闻:圣人以神道设教,太上以虚无为宗”。“伏”是表示尊敬的词。伏本来的意义就是匍匐在地上。“伏闻”两个字连用,是古代臣子对皇帝说话的发语词,一般都这么说:“臣某某伏闻”。中国古代的公文有一定格式,说话用词有一定的规矩。除了“伏闻”,还有“伏望”、“伏惟”、“伏候”、“伏奏”等。这里的“伏望”表示下希望上的内容,“伏惟”表示下要对上说的内容,“伏候”表示下等候上的内容。“伏奏”表示下要上奏的内容。因此根据张宇初的落款,以及“伏闻”这两个字,可以肯定张宇初写《道门十规》起初的意思是送给皇帝看的。也可能是,想争取皇帝看过,得到皇帝同意后,再颁发下来,成为道门全体都要遵守的规戒。
张宇初是进呈给哪一个皇帝看的呢?是进呈给明成祖永乐皇帝看的。大家可以看第一段倒数第五行。文章说:“永乐初元首,蒙皇上圣恩,申明眷谕弥笃,务令一遵太祖成宪。由是观之,吾道之光赫,又岂前之所企及也哉。永乐四年夏伏蒙圣恩,委以纂修道典,入阁通类”。这段文章表明,张宇初撰写《道门十规》是在永乐四年(1403年)以后的事,当时张宇初已经44岁,因此,张宇初在教理哲学思想方面,或者在道法道术方面,或者在领导道教事务方面,都已经成熟了。
张宇初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专门讲道门规戒的书呢?这大概与当时正一教派在明代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道门中出现不少问题有关。
《道门十规》中讲到:“自近代以来,玄纲日坠(zhui),道化莫敷,实丧名存,领衰裘委。常怀振迪之思,莫遂激扬之志”。这里所说的“近代”,就是指元明之时。“玄”就是“道”。《道德经》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们自称“玄门弟子”就是“道门弟子”的意思。“玄纲”是指道教的纲领,道教的根本。什么是道教的根本呢?就是道教的教义思想,以及体现道教信仰的的清规戒律。这些在一天一天的下坠。“道化”是指道教的教化作用已经没有人去施行。“名存”是指道教的名称仍然存在,而“实丧”就是说道教当时的实际状况已经不符合道教原来的面貌了,也就是说,道教已经变化得不像是原来的道教了。“领衰裘委”是拿一件毛皮作比喻,领子衰败了,羽毛也萎靡脱落了。
张宇初面对当时道教的状况是非常着急的。因为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时起,龙虎山天师一直总领天下道教事。张正常羽化以后,张宇初想振兴道教,但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激昂的志向。永乐四年,永乐皇帝要张宇初整理道教经典的时候,张宇初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实现整理道教规戒的愿望,所以,他写了《道门十规》进贡给皇帝,使它成为整顿明代道教的规戒的重要文件,并且希望《道门十规》流传到后世,成为道教的规范。
《道门十规》的第一条讲的是“道教源派”。
首先,张宇初强调道教的“源”,张宇初说,道教是“始自太上三代之前,则黄帝问道广成子,即太上也”。太上就是太上老君,是由“道”衍生成“气”,“气”衍生成的神。太上在不同的时代化生为人,降于人世间。黄帝时代的广成子就是太上化身。周文王时代的老子也是太上的化身。“及曰生于殷末,仕于周初,在文王时,为柱下史,迨武王时迁藏室史”。“其所著则道德上下经”,指的是老子留下《道德经》是开创道教的主要经典。这就是道教的“源”,就是起源。承认不承认这个“源”是区别真道教和非道教的主要标准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挂着“道”这个字的民间宗教,例如:“一贯道”、“黄天道”、“先天道”、“太极道”等等。道教和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源”的区别。正宗的道教就是以太上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其次,张宇初强调的是道教的“流”。所谓“流”就是从源头上发展和变化出来的流派。这些“流”,张宇初将它们区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思想家,用我们今天的区分,称他们为“道家”。例如:“关”指的是关尹子,“文”指的是文子,“庄”指的是庄子,“列”指的是列子,“亢”指的是“庚桑子”,“仓”和“柏矩”指的是谁,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了。这些我们今天都称他们为“道家”,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道家”。
另外一部分则是道教,张宇初在开始时说到,“迨(dai)我祖天师立教于东汉,葛仙公、许旌阳演派于吴晋,曰教,则有正一、全真之分,曰法,则有清微、灵宝、雷霆之目”。葛仙公指的是葛玄,我们的经籍中称他创立了灵宝派。许旌阳指的是许逊,我们的经籍中称他创立了净明道。清微指的是清微派,灵宝指的是灵宝派,雷霆,我想可能就是神霄派。因为,神霄派是以雷法见长的。在后面的“道教源派”中,张宇初还说到:“若祖师之曰正一,许君之曰净明,仙公之曰灵宝,茅君之曰上清,此皆设教之异名,其本皆从太上而授”。
张宇初认为,符箓、经教、斋品、道法和丹药、修炼等等,“或有不同,而源委则一”。他们都是从太上的“源”上,流变出来的。所有这些道法或者道术,都应该不离开“太上立教之本,虚无清静无为不言之妙”。
从张宇初的论述来看,在张宇初的心目中,不管是什么宗派。不管是什么道法或者道术,只要是不离开太上立教之本的,都是道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然,这与张宇初当时的地位有关。因为,在明代,龙虎山天师一直是被官方授予“领天下道教事”的权利。张宇初是当时中国道教的唯一的领袖。因此,他对于道教的历史上的各宗派以及当时明代的各宗派都是一碗水端平的。
四,从《道门十规》第一规中,我们学习什么?
第一,我们今天学习张宇初的《道门十规》第一规要记住。一个学道的人,如果“非究源以求流”,就会“必忘本以逐末”。意思是,一个学道的人首先接触到的是道教的“流”,开始学道时学的是道教的“末”。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知道自己的度师是谁,只是知道经忏怎么拜,如果我们不清楚道教的“源”,那么必然会忘记道教的根本,就会使自己的眼光只看到自己的派别,只局限在自己学习的道法而不追求道教的根本。这样,就会失去道教存在的根本意义,忘记道教之所以能在今天中国立足的根本。张宇初说:“凡习吾道者,必根据经书,探索源流,务归于正,勿为邪说淫辞之所汩(gu,音古,不是汨,水流的声音)遂乃递相鼓惑,深失祖风”。就是这个意思。
《千真科》中有这样十六个字,称:“真品仙阶,行人所践;道无形相,要籍人弘”。这十六个字的意思够我们用一辈子。意思是说,一个修道人要修成真人的品行,达到仙人的境界和地位,靠的是什么,不是靠说,而是靠做,要有真人和仙人的行为和品行。这就是行人所践。道是不可“道”的,是说不出什么形状,什么相貌,什么样子的,它是依靠我们学道的人的行动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每个学道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因为在普通信徒的眼睛里,我们就是“道”的体现。这个体现就是体现“道”的“源”和“道”的“流”。我们身上的怎么体现“源”呢?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有太上《道德经》的思想,我们嘴里讲不讲《道德经》。怎么体现“流”呢?看我们的行动是不是按照道教的教义思想来行动。我们的科仪做得是否符合规矩,我们是否天天做早课和晚课,来体现自己的天天的修持。看我们能不能热情地对待来庙里的信徒。看我们能不能始终保持殿堂的清洁卫生。因为庙是我们道士的,但是,殿堂是归三宝的,是神仙们要来的地方。如果我们的殿堂是非常肮脏的,那么说明我们这个庙里的道士都不相信神仙,怎么去要求信徒来信仰我们道教的神仙,怎么来要求信徒来信任我们呢。
因此,学习道教的源流,归根结底要明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源”的体现,都是“流”的表现。
第二,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今天道教正处在振兴和复苏的阶段,同时又面对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时期的新任务。我们更加要明白在今天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里,道教界作为一个实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今天的道教徒一定要团结一致,破除宗派观念、加强整体意识。道教中间有宗派的区别,不同宗派之间存在矛盾,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一个现实的客观事实。而且,即使在同一宗派之中,不同地区的道士,不同师承关系的道士,他们之间也存在矛盾。这也是客观事实。问题是我们今天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特别是,象钦赐仰殿这样的浦东地区的大庙的道士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因为,既然是大庙就会有各地各宗派的道士来参访、参拜,来拜见方丈,甚至来挂单。我们作为钦赐仰殿的道士应该如何对待来自十方的各派道众。我想,我们应该记住香港汤国华先生的话,“全真和正一,是一个老太爷生下的两个儿子”。推而广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同道派的道士都是一家人,我们应该一视同仁。
再推而广之,我们不仅对道教的不同宗派不应该有狭隘的宗派情感,而且对其他宗教也要以宽阔的胸怀来对待。记得有一次,我到龙华寺去见明旸大和尚,大和尚告诉我,有个全真派道士在龙华寺挂单,住在龙华寺。那天早晨,大和尚还同这个全真道士一起吃早餐。这就是大和尚的胸怀,就是大和尚的气派。既然是丛林,既然历史上全真派可以到佛教庙宇中挂单,今天,明旸也接待全真道士到龙华寺挂单。这件事情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道教的宗派之间要相互尊重,不同宗教之间也应该相互尊重。你尊重人家的信仰,人家才会尊重你的信仰。即使人家不尊重你的信仰时,你也要允许人家有改变看法的时间,关键自己要做出值得人家尊重的样子来。所以,对于不同宗教的人来参访我们的庙,我们应该热情接待。对于道教的不同宗派或者外地的正一派道士来庙,我们也应该热情接待,不能马虎。在接待工作中,我们不能说伤害别人的宗教或者宗派感情的话,使别人有看不起他们的感觉。记得有一次在法务接待处,听到有的信徒说佛教寺庙的和尚做法事不认真的话,我们听了就不要去说火上加油的话,也不要去说不利于宗教间团结的话。
第三,作为一个大庙,接待来自各种宗教和宗派的人,要有一套固定的规格。我们说到规格,往往想到的是接待的等级制度,也就是如同世俗社会的接待规格。来的是会长,那么就安排方丈出来接待。来的是一般道士,就派各小道士招呼一下,领走的时候,开支一点路费就完了。其实,人各有道性。不论是宗教的领袖或者是普通的道士,在宗教内部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大和尚同全真道士一起早餐,就体现了这种平等的观念。大和尚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的名誉会长,国内外著名的高僧。那个全真道士可能是个无名之辈,但是大和尚并不计较这一点,在百忙之中,还是抽空一起吃早餐。这就是四众平等的思想的表现。何况草野之中,大有高人。能够从山野之中来到大上海挂单,不会是庸碌之辈,说不定是条龙,是只虎,只不过人家不露相而已。所以,对于接待各种宗教人员的来访,接待道教界各派和各地来的道士,都不能敷衍马虎,要认真,要平等,要有专人负责。
第四,要注意向一切道派的道众学习,向各地的道众学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长处和特点。全真道派的道士在庙观管理,在道士的内丹修炼都是有一套的。青城山的道士在自己兴办产业,自给自养方面有些成功的经验。茅山敢于在印宫建起天下第一老子,不愧是一个大手笔。龙虎山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将旅游局挤出了嗣汉天师府,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方面肯定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广东的道士在如何利用港台关系发展道教事业方面有许多办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学习和吸取的。能不能谦虚地学习人家的长处,正反映了一个庙的道士素质的高低。一个大庙,特别不能有大庙的架子,对于别人的长处要谦虚,要学习,而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要韬光养晦,要谦虚谨慎。
我想,只有在对待其他宗教和道教其他各派,持有这种态度,只有平等地对待所有学道的人,才算保持了清静无为的“道”的本源。
总起来说,学习张宇初的《道门十规》的第一条,就是要时刻不忘记道教的本源,尊重其他宗教、其他道教宗派,热情对待其他宗教和其他道派的人,处处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体现一种丛林制大庙的大度、周到和宽容的精神。
第二讲 学道就要诵经礼忏,修持守静(上)
上二次,我们讲了明代的第43代天师张宇初,张宇初为什么要写《道门十规》以及《道门十规》的第一规的内容。讲到张宇初针对明代初年道教内部存在的混乱情况,提出要整顿道教,严肃规戒。他提出的第一条规戒就是要正本清源,道教的各宗派、各山头、各庙宇都要“返本归源”,以太上立教之本作为共同的指导思想,各宗派一视同仁统一在道教的旗帜之下。这个思想至今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如果今天我们要根据《道门十规》来制订新的道门规矩的话。我想,根据第一规,至少可以订出二条:
一条是,道教徒以“道”为最高的信仰,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一条是,道教各宗派一律平等。各宗派道教徒要相互尊重、相互团结。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张宇初《道门十规》的第二规,第二规是“道门经箓”。我们谈两个问题。
一,“道门经箓”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张宇初首先讲了道门中有许多经籍,这些经籍是由哪一位神明传授下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张宇初说:“太上三洞诸品经典,乃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道德天尊金口所宣,历劫相传,诸师阐化”。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教的三洞经典,都是我们道教的最高神明——三清传授下来的,其间经过了许多年。“历劫相传”,“劫”是古印度的时间概念。一劫相当于今天有多长的时间,各种说法并不完全一样。古印度的婆罗门教称一劫是大罗天的一天,相当于今天人间的43亿2千万年。每经过一劫,世界就要从毁灭中重建一次。佛教也有“劫”的时间概念,一说是相当于172万8千年,一说是129万6千年,一说是86万4千年,一说是432万年。张宇初天师说的“劫”是多少年,我们无从知道,但是,每一劫的时间都非常长,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历劫相传”,就是说经过了非常长的传承时间。“诸师阐化”,就是说,还经过了道教历代师长的说明和演化。
这里,请大家注意二点。一是我们道教的经典是“天尊金口所宣”。这个说法和现在社会上的说法不同。社会上的说法是宗教所有的经典都是宗教的神职人员编写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教都是这样。这种观点是一种唯物论的说法,因为他们不相信有神。天师说是天尊“金口所宣”,那是我们的说法,因为我们相信有神。由于经文是天尊“金口所宣”,因此,我们道士要尊经。尊经就是尊敬神明。记得小时候我跟爷爷一起做道场,在布置道场的时候,在“忏牌”前面放好经书,上面要盖上一块正方形的上面绣了花的布。念经的时候,拿开。念好以后,又要将这块绣花的布盖好,保持经书的清洁,也反映了我们道士对经书的爱护和尊敬。二是我们看到的经书,上面有时候有注解,或者我们读经读不懂的时候,要请师傅来讲解。这个时候师傅就在起代神说明阐化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师,和经,和道是我们的三宝。也就是“道经师”三宝。
下面,张宇初分两个方面来说明“道门经箓”。
第一方面,从经典的作者角度来说,“若元始说经,当以度人上品为诸经之首;灵宝说经,当以定观、内观为要;太上立教,当以道德、日用为规”。这里的“度人上品”就是指《度人经》。《度人经》的全称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原来是一卷,大约到宋代时被增为六十一卷。这本经的内容是说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向十方天真大神、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殃数众说经,要求学道之人劝善度人,斋戒诵经。这里说的“灵宝说经”,指的是灵宝天尊说的经典。这里说的“太上立教”,就是指太上老君说的经典,指的是《道德经》,道教立教就是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第二方面,从经典的内容角度来说。张宇初说:“内而修己,则虚皇四十九章经、洞古、大通、生天、清静诸经,最为捷要。外而济世度幽,则黄帝阴符经、玉枢、北斗、消灾、救苦、五厨、生神诸经,玉枢、朝天、九幽诸忏,是皆入道之梯航,修真之蹊径”。张宇初将经典的内容区分为用于“内而修己”和“济世度幽”两种。
“内而修己”的经文有:
“虚皇四十九章经”就是指《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1/768)
“洞古”就是指《太上赤文洞古真经》(2/712、714)
“大通”就是指《太上大通经》(2/711)
“生天”就是指《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和《生天经颂解》(1/806、5/777)
“清静”就是指《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只有401字。经文收在早晚功课里面,大家熟悉的“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经文的最后说,“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济世度幽”的经文有:
“黄帝阴符经”就是《黄帝阴符经》,相传是黄帝所作。现在学术界认为,大致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某个隐者所作的。阴,就是暗中的意思。符,就是符合的意思。阴符就是暗中相互符合的意思。什么符合什么呢?是天道与人道相互符合。就是说,人间的事情自有天机。只有人道符合天道,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玉枢”就是指《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1/758)
“北斗”就是指《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11/346)
“消灾”就是指《太上老君说消灾经》。(11/367)
“救苦”就是指《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6/283)
“五厨”就是指《太上说五厨经》(17/213)
“生神”就是指《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6/464)
还有一部分是“忏”,包括:“玉枢”就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朝天”就是《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九幽”就是《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
这一部分经忏,有的是济世用的,例如:《阴符经》。有的是用于超度亡魂,拔度升天。我们诵念这些经忏,就是为了对自己是修道的功课。同时也为了帮助社会和信徒,达到济世超幽的目的。
张宇初接着说:“是以从道之士,先当恭敬神明,焚修香火,积诵经诰,皈依大道,首宿今之业垢,召福泽之良因”。这就是说,一个学道的人,首先要恭敬神灵,燃点香火,念诵经文,皈依大道。因为,这样做就可以忏悔曾经犯过的错误,获得天赐的福因。张宇初引用了经文的话,引用了师傅的话。“故经曰:‘一切神仙真人,皆以无上要言得成道果’。仙师云:‘经以敛心,经以著念,使晨夕能焚诵不辍,消除魔障,增广道缘,诚为方便中第一事也’”。念经可以使学道的人心思收敛,经文可以规范学道的人的思想。如果天天的早晚都能念经的话,就能消除思想上的魔障,就能增广自己的道缘。用念经的方法,实在是学道的第一件大事。
下面,张宇初集中讲了,如何念经的问题。张宇初说:“凡持诵之士,必当斋戒身心,洗心涤虑,存神默诵,诚如对越上帝,默与心神交会。心念无二,句字真正,调声正气,神畅气和,庶几有功。则玉音摄气,灵韵交乎自然,和天安地,善俗化民,福集祸消,存亡蒙惠”。这里的“持诵之士”,就是学道念经的人。念经的人,一定要斋戒自己的身心,洗心涤虑,存神,默默的念诵。就好象对着上帝,默默的使自己的心神与天神相互交会。学道的人,在自己的心神和神灵交会以后,那么,自己的心念就不会有二意。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念的实实在在。通过自己的调正声气,使念经的声音有精神,又和谐。如果这样念经,那么就一定会达到与神交会的功夫。因为,一个人的声音中包含着“气”。这个“气”表现出来的“气韵”,可以同自然交融,使天地得到中和与平安。还可以教化人民,善良民俗。还可以集中福气,消除灾祸。可以使活着的和死去的都得到恩惠。
根据这样念经的要求,张宇初针对明代当时不良的风气,指出:“苟若口诵心违,形留神住,不存诚敬,手怠足扬,虽日诵千百卷,于己何益?又岂能消灾散祸也哉?”“苟若”就是如果、假使的意思。如果学道的人,嘴里在念经,而心里却想的不一样的东西,那么形式上是显得恭敬,而心里根本不持恭敬的感情。手脚也是慢慢吞吞,马马虎虎。那么,这样的念经即使是每天念上千百卷经,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又怎么能够消除灾祸呢?这里,张宇初说的是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下面,张宇初就说到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念经对于别人也没有任何好处。张宇初说:“若为人持诵,犹当持敬存诚,以致斋主之敬,以通信响之诚,庶不致虚受斋供布施,为之祈福消愆,自然有感”。意思是,如果学道的人为别人念经,更加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保持诚心诚意,以此来代替斋主的恭敬和诚心,达到替斋主通神的目的。这样才不致白白接受斋主的布施和斋供。如果能保持恭敬和诚心,为斋主祈祷福气,消除灾祸,当然就会得到感应。但是,如果学道的人不是这样念经,张宇初批评说:“如或语言接对,嬉笑谈谐,思念不专,熏秽披诵,不徒无益于斋主,反以贻愆于己身。似此皆然,深宜规戒”。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学道的人,一边念经,一边同别人说话,一边还嘻嘻哈哈,谈笑风生,思想和意念都不专一,使念经之中,沾染上了污秽,那么不仅对于斋主没有好处,而且还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像这样的情况,学道的人一定要引以为戒。
最后,张宇初谈到了有些经文由于时代久远,难以读懂,使得有些学道的人对于道经产生疑问,或者轻视和忽视经文的问题。张宇初说:“兼以年代之远,经文讹舛(音船),多后代师德之所撰注,谬误不无,因生轻慢。如或有疑,自信不笃,则守以一诚。慎勿鼓和轻薄浮妄之徒,擅生慢毁,自贻厥咎”。“兼以”就是“加上”。加上经书流传的年代久远,由于经书的流传,过去都是依靠手抄,没有校对、印刷,因此,在流传中会出现许多错误。“讹舛”就是错误的意思。还有过去的许多文字,后人不能了解,所以历代高道和大德编撰了一些关于经文的注解。这些注解由于是编写人的理解,不能说没有错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些学道的人就产生了轻视或者忽视这些经文的思想。张宇初认为,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学道的人对于经文的注解发生疑问,仍然应该对经文的本身,坚信不疑。“自信不笃”,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就可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守以一诚”就是诚心诚意地坚守“一”,一就是“道”。保持自己始终如一的学道态度。“慎”就是谨慎小心。意思是,千万不要去跟着一些轻薄、狂妄而没有学问的人,对于经文做出轻视或者毁坏的行为。自己给自己带来错误和过失。也就是说,轻视或者毁坏经文的行为,必然会带来“天谴”、“神罚”。
最后一段,张宇初说到了“箓”。张宇初说:“其太上诸品经箓,若祖天师所受,则盟威、都功;葛仙翁所受,则中盟、四仙;茅真君所受,则上清、大洞”。这里说到的“箓”,指的就是各派道士学道层次的标志或者证明。学道的人,根据学道时间的长短、学道内容的深浅,由各派授予相应的“箓”。祖天师授的“箓”,称为“盟威”、“都功” 箓。阁皂山授的“箓”,称为“中盟”、“四仙” 箓。茅山授的“箓”,称为“上清”、“大洞” 箓。龙虎山虽然在当时已经是统领天下道教,但是,张宇初的文章中,仍然同时列举了三山的符箓。对于各种符箓,张宇初说:“其余符箓弥多,皆所以福国裕民,宁家保己”。这里指出了各种符箓的功能是一致的,也就是,“福国裕民,宁家保己”,使国家兴旺、人民富裕、家庭祥和安宁、自身健康平安。“是以历代崇奉皈依者,皆获感应,随所祷叩,旋有异征,其太上设教之验,信不诬矣”。“是以”就是“所以”的意思。所以历代学道、崇道的人都要到三山去接受符箓。受箓的人都获得了神明的保佑。他们碰到有事,进行祈祷叩拜,立刻获得感应。张宇初说:从这些事实来看,太上创立道教是有灵验的,这一点实在是没有错的,不是瞎说的。如同经文流传年代久远一样,符箓的流传的年代也已经久远了。历代颁发的符箓,由于刻版印刷、传抄,也会有一些文字错误,甚至句子的错误。这些也不能就说这些符箓本身是不真的、无效的。更不能就毁坏这些符箓、诋毁这些符箓。张宇初说:“然而代深年远,其或字画讹谬,句读乖舛有之,不得一概非议毁訾。四方博识师德,善加考证诠次,申送教门,改正刊行,犹为善果之一助也”。张宇初希望“四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各地”。各地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高道和大德,如果能够对于这些符箓详细加以考证、校订,然后把修订的成果送给道教,将这些历史流传过程中的差错改正过来,并且刊行流传,那么这更加是一件积善的“成果”。
二,从“道门经箓”中,我们要学习什么?
第一,坚持天天诵念经文,将诵念经文作为自己自觉提高信仰、坚持信仰的一种手段。
从各位进入道门,进入道学院以后,首先强调的是早晚课。早晚课的目的就是提高信仰的自觉性。因为道学院的学员,大多数并不是道门家庭的子弟。而学员在社会上接受的教育,例如:小学和中学的教育都是无神论的教育,因此,入道以后首先要确立信仰。早晚课和天天诵经就是一个提高信仰自觉性的好方法。记得,我在每一届学员开学的时候,都说要过几个“关”。例如:衣装关、跪拜关和念经关。这些“关”,今天你们已经到了庙里,是否已经全部过了,还很难说。所以,坚持自己的信仰,仍然是自己要长期努力的事。其实,对于任何一种信仰,人都有一个不断坚持、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上,现在正在进行的“三讲”,就是“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说到底,也是一个强化信仰的举措。“三讲”只是在县团级以上的干部中进行。所以,即使党的中高级干部,也存在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信仰觉悟的问题。对于我们道门中的人来说,同样存在这样一个提高自己“道教信仰”的觉悟和水平的问题。而坚持天天念经就是一种磨练自己的信仰水平的大事。所以要天天诵念经文。
第二,中国有一句俗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句话是批评那些虽然天天念经,但是他们只是“口念”,而不是“心到”。诵念经文不仅只是发出声音而已,而且要“心到”。所谓“心到”就是要理解经文、学习经文。根据张宇初的《道门十规》,我们除了要念诵经文,还要学习经文、研究经文,了解经文的来龙去脉,了解经文的内容,并且要学习经文的内容,同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际结合起来,以信仰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动。当然,由于经文的成经年代久远,学道之人在学习经文和研究经文的时候,可能有语言和文字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可以利用历代高道和大德的注解。对于这些注解,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所错误,但是,我们必须“自信不笃”。如果遇到有人诋毁经文,学道的人要起来保护经文,不让经文受到轻视和忽视。如果有人要污损经书,学道的人也要保护经书的完整和洁净。
第三,念经必须虔诚,这是张宇初在这条戒规中反复强调的。根据张宇初的说法,首先念经前,必须“斋戒身心,洗心涤虑,存神默诵”,这就是说,在诵经前,自己的思想深处要排除杂念。在六朝的一些经籍中,都说到了在斋醮坛场旁边都设有“静室”。道士念经前,先要在静室中静默,收心。通过这样,做到“诚如对越上帝,默与心神交会,心念无二”。
其次,在念经时,要做到“句字真正,调声正气,神畅气和”。这里说的就是不能有错
别字,不能读破句,念经人的精神要饱满、声腔要正常,不能阴阳怪气、忽高忽低、怪声怪调。因为,念经的声音要实现“灵韵交乎自然”,不然就会达不到“和天安地,善俗化民,福集祸消,存亡蒙惠”的目的。如果学道的人念经的时候,心不在焉,心中无神明,手脚干些别的事,张宇初说:“虽日诵千百卷,于己何益”。如果是为斋主念经,那么,也达不到沟通人神的目的。张宇初批评的情况,至少在我的记忆里,是曾经有过的。就是一边念经,一边同旁边的人,眼睛打秋波,点头打招呼,甚至嘴里念经的同时与旁边的人交谈,或者跪在拜垫上,停下念经,与问话的人说上几句话,然后再跟上节拍再接着念经。这些情况,张宇初说是“语言接对,嬉笑谈谐,思念不专,熏秽披诵”,这样的结果不仅“无益于斋主”,反而给自己带来灾害。记得在道学院的课堂上,我每逢考试都要大家遵守纪律,说“冥冥之中,自有报应”。有些人不听,认为在世界上可以做些见不得人的事,而不会受到惩罚。今天,你们已经走上了神职人员的岗位,你们应该明白,天道不是无奈的,天道还要奖励和惩罚人。也就是说,世界上还有“天赐”和“天谴”这两件事。我们不小心做了某些事情,必然会有结果。所以在神灵面前念经,务必注意“口诵心诵,形留神留,心存诚敬”。
根据张宇初的《道门十规》的第二规,我们如果要新订道门规矩的话,也可以订出两条:
一条是必须恭敬神明,焚修香火,诵念经诰。
一条是念经必须洗心涤虑,口诵心诵,不得嬉笑谈谐,思念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