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道教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呈现出较复杂的局面。军阀混战,地方割据,使本来派系众多的道教进一步民间化宗派更加增多。1929年北京白云观所收箓的正式道教宗派就有80余个,还有许多非道非佛、亦道亦佛的民间宗教组织。道教受到外来的现代文化思想的巨大冲击,加速了与其他各种思想的融合。但是,在我国民间,道教思想与信仰仍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战争期间,道教中有不少道徒同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帝、反封的斗争。武当山道众掩护红三军,救治红军伤病员;江苏茅山和广东罗浮山的道众积极支持新四军、解放军抗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还有不少人参加到革命队伍中。 继续阅读“近现代道教”

清朝道教

自明中叶后,道教衰微的势头已较为明显。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的宗教;限制天师职权,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由二品降至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到了道光(1821—1850年)年代,又取消了传统的张天师朝觐礼仪。道教丢失了与朝廷的联系,其地位逐渐下降。
清代满州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入关后重视利用儒学治国,对道教虽仍予以保护,但远不及明朝那样尊崇。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笼络汉人,对道教还略有重视和利用,依明朝旧例封赠正一真人,令其掌管天下道 继续阅读“清朝道教”

明朝道教

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陵后裔在道教中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正一道教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在明代皇帝中,特别崇奉道教的明世宗(朱厚熜1522—1566年在位),他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躬亲礼斋,许多道事士被授予“少保”、“礼部尚书”等官衔,参与朝政。明代历世还在京师设置道箓司,在各府设置道正司,在各县设置道会司,将道教事务列入朝廷行政管理的范围。 继续阅读“明朝道教”

新道派的出现与老道派的演变

宋室南渡以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元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道教内部宗派纷起,在金元之际,北方先后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道派。
太一道为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萧抱珍(?—1166年)于金初创立。该派重符箓斋醮,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七传以后逐渐与正一道相融合。
太一道创立于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年)。始祖为萧抱珍,他以“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统一”为教旨,概称其数为“太一教”。始祖萧抱珍,卫州人。他声称曾得仙人所赐秘箓,擅长祈祷诃禁法术,在乡间郡里常以符箓、符水为百姓治病;用祈祷咒语驱除蝗灾、求雨,利用这些济世利民的手段,得到河北地区民众 继续阅读“新道派的出现与老道派的演变”

道教内丹理论的发展

经过隋唐五代的酝酿、积聚,北宋时期内丹学术广泛传播开来。宋初的陈抟和神宗时的张伯端等著名的道士,对道教内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抟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道士,修道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一生致力于养生之道,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还著有论述道教修炼的《指玄篇》(81章)等。陈抟关于内丹修炼的五个阶段(即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还虚)和四阶段工夫(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系统总结,对后来南北二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继续阅读“道教内丹理论的发展”

北宋的崇道

经过五代十国短暂的动乱和分裂,北宋王朝建立后,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北宋历代帝王承袭唐朝道儒释兼容和对道教崇奉扶植政策,其中真宗、徽宗尤以崇道著称。
宋真宗赵桓崇奉道教,除了效法太祖、太宗召见道士、营建宫观外,又有一些新的方面。如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称赵氏始祖“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郎下降于延恩殿。于是,加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次年(1013年),虔诚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行幸亳州太清宫,谒拜老子神像。宋真宗还制定了一些节日,以三月三日“天书”初降日,为天庆节;以六月六日“天书”降于泰山,为天贶节;以四月一日“天书”降于皇宫,为天祯节;以七 继续阅读“北宋的崇道”

五代时期的道教

在五代(907—960年)的53年中,易五姓十三君,社会动荡不安,给道教的滋生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其中仍有不少地方王朝崇奉道教。他们尊宠道徒,兴建宫观,收集散失的道书,命道士宣讲道经等,这对道教的维系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前蜀王建、王衍父子崇信道教,尊礼杜光庭,径称天师;后蜀孟昶好金丹急房中之术;南唐李昪为茅山第十九代宗师王栖霞建玄真观,赐印、绶,号玄博大师。道教在各个地方割据政权的范围内部都有传播。道士则或遁迹山林,或则 继续阅读“五代时期的道教”

唐代道教的发展

唐代道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道教理论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唐代,涌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荃、张万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发展。由于唐皇室的大力倡导,唐代研究老庄思想蔚然成风。当时王公大臣及儒生、道士等纷纷研究和注疏《老子》、《庄子》,据不完全统计,隋唐时代注疏笺解《老子》近30家;其他受老庄思想影响的理论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体道论》、司马承祯的《坐忘论》等等。特别是以成玄英、李荣为代表的崇玄学派,对当时和以后的道教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继续阅读“唐代道教的发展”

唐代皇帝与道教

唐代皇帝,因为道教尊奉的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所以便尊老子为始祖,自称为老子后裔,特别崇奉道教。
五德三年(620年),唐高祖诏改羊角山为龙角山,并建老子庙;七年(624年)亲至终南山谒拜老子庙;八年(625年),下诏叙三教先后,以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教最后。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颁《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令,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即老子)”,道士女冠自今后以斋供行立,至于称谓可 继续阅读“唐代皇帝与道教”

隋唐时期的道教

隋朝(581—618年)实行佛道兼容政策,虽以崇佛为主,但对道教也甚为重视。隋文帝把他的开国年号命名为“开皇”,这个称号便取自道经。文帝还建道观、度道士,以扶持道教发展。隋炀帝崇道更甚,在位时于长安为道教修建了10座道观。大业七年(611年),还亲自召见茅山宗宗师王远知,并以帝王之尊,“亲执弟子之礼”,敕命于都城(长安)建玉清坛以处之。 继续阅读“隋唐时期的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