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出现了众多的道教改革家、理论家,经过他们的努力,使道教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为道教日趋成熟的时代。
在北朝 ,对北方天师道(正一盟威道演变而来)进行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北巍的著名道士寇谦之(365—589年)。据《巍书·释老志》载,寇谦之“少修张箓之术”,为正一盟威道教徒,后又师成公兴,随其入嵩山修炼,隐居石室,服食采药。至神瑞二年(415年),感太上降临山顶,授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命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寇谦之对道教进行改革的的总原则是“以礼度为首”。主要措施是“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使道教“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是时,诵习道经,亦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时用音乐伴奏。经过寇谦之改革后的北方天师道被称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 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老子“先天地生”、“为神王之宗”,是天地间至高至尊的神。理顺了以前道教信奉的群仙系统,把杂乱无章的原始道教提高到宫观道教的水平。
第二, 变原始道教为贵族和平民都能信奉的官方认可的正统道教。
第三, 设立道坛,以礼拜求度为主,辅以炼气服食。
第四, 首创了帝王受道教洗礼,登坛受箓制度。
这样,由于寇谦之的道教改革,不仅在宗旨、组织、道经、斋仪等各方面创立了新道教的基本规模,而且将帝王和各级贵族吸收入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协调、密切了道教与统治阶层的关系,变农民为主的宗教为全社会各阶的宗教,在道教发展史上起了一个鲜明的里程碑的作用。因此,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便能够广泛传播开来,并一度成为北朝的国教。
继寇谦之之后,南朝刘宋时,又有庐山道士陆修静(406—472年),对南方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陆修静自少修习儒学,爱好词章,年长时弃家入云梦山隐居修道。
陆修静对南朝道教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他的《陆先生道门科略》中。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一套整顿、改革的措施。
首先,他提出整顿组织系统,健全三会日制度。三张时期,天师道的根本组织系统是“立治置职”,,掌管治的祭酒既是宗教骨干,又是行政官吏,祭酒的职权就是“领户化民”。而要不断的加强这种道官、道民之间的统属关系,还要有一些制度来保证。“三会日”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可是这个重要的制度在张鲁时期后逐渐废弛了。为此陆修静决心把“三会日”制度重新建立起来和健全起来,以期扭转已经混乱的组织状况。
其二是加强“宅录”制度,整顿名籍混乱的状况。所谓“宅录”,类似封建国家编户齐民的户籍簿,即道民入道,须把全家的男女人口数申报登记。若有家口增减,皆须由户主携带宅录和命信(既敬神的信物)去本治上户或除名。道师凭此向天曹启告,请天神守宅之官保佑道民家口安全,禳灾祛祸。很显然这也是道教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在三张之后,这项制度也完全废弛了。于是就出现了诸如“或死骨烂,籍犹载存;或生皓首,未被纪录;或纳妻不上,或出嫁不除”的“糊涂账”。这样就很不利于对道众进行管理,自然也就不利于整个道教的正常发展。因此,陆修静主张彻底清理宅录,规定以每年三会日的最后一天,作为登记、审核宅录的最后期限,限定那一天每个道民必须携带命信到本师治所,由本师给以注籍。
其三便是禁止道官各行其事,自行置职,健全道官按极晋升制度。张陵、张鲁时期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道官制度较为严格,道官的升迁要按照一定程序来执行。但是这种能保证道官质量的制度在张鲁以后也逐渐的废除了,因此陆修静主要对祭酒进行了整顿,恢复和健全天师道过去的依功受箓和按级晋升的制度,强调必须“精察施行功德,采求职署,勿以人负官,勿以官负人”的态度。
其四是始创服饰规范。在《传授经戒仪注诀·衣服法第九》中,规定道士须具有“葛巾、单衣、被、履、手板”,并且要“皆应新净,勿用故败”,“富不得奢靡,贫不得秽陋,调和中适”。
宋明帝时(465—472年),他将收集的道书(其中有上清、灵宝、三皇各派的经典),加以整理甄别,鉴定其中经戒、方药、符图等1228卷,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泰始七年(471年)又撰定了《三洞经书目箓》,成为我国最早的道教经书总目,并奠定了后世纂修《道藏》的基础。他还在总结自天师道以来原有的各种斋仪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道教的斋醮仪范,以适应道教发展的需要。陆修静编著有关斋醮仪范的著作多达100余卷,基本上完成了道教的科仪。著述中,继承了早期天师道(正一盟威道)三元日祭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的仪式,对上清派、天师道等道派的斋醮制度作了明确的叙述和规定,使这些仪式中的祝香、奏启、请事、礼谢、原念等都统一起来。
经陆修静改革后的南方天师道被称为南天师道,在南朝曾得到一定的发展。不过它的发展很快被上清派和灵宝派的兴盛所遮掩,而逐渐不显于世了。
稍后于陆修静,南朝又出了个博学多才的道教学者陶弘景,他对以前流行于南方的葛洪金丹道教、杨羲的上清经箓道教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又进一步总结、充实和改革,开创了茅山宗。
陶弘景(456—536年)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陆修静门徒孙游岳的弟子。他中年隐居修道于茅山,着手弘扬上清经法,除广泛收集整理上清经外,又撰写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著有《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重要道书。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神仙信仰体系。晋代、刘宋以来,到茅山修道的人很多,但并未把茅山发展成为上清派的基地。陶弘景居茅山后,开设道馆,招收徒弟,弘扬上清经法,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传道基地,并形成了茅山宗。该宗特点是以上清经箓为主,兼收并蓄各派道法及儒释思想。陶弘景所开创的茅山宗,对后世道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弘景在养生方面主张形神双修,养神与炼形并重。在《养性延命箓》中,他对养神、炼形、行气、导引、房中等养生方法都作了比较科学的阐述。在以医药学方面,他的成就也很大,著作也最多,在祖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